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解放日报】长期资金选择中国助推A股上涨

【解放日报】长期资金选择中国助推A股上涨

2025/08/28

昨天,A股高开,午后跳水回落,沪指、深成指双双跌超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到3.1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865亿元。

进入8月以来,A股的成绩单总体亮眼,指数、成交额不断创下近期新高。8月25日,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刷新年内成交额,也是时隔217个交易日后再度站上3万亿元大关。8月27日,两市成交额再破3万亿元。

去年的“924行情”和这波行情颇有些类似。同样是科创板、创业板领涨,券商等金融股强势拉升,成交量也很相近,维持在2万亿到3万亿元区间。但仔细看的话,其实两者从底层上涨逻辑上就有很大不同。

在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分公司财富顾问团队成员司伟杰看来,“924行情”可以看作由“货币+财政+资本市场工具”三箭齐发的政策驱动,属于估值修复性质。2024年9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阶段低点2689.7点。不难发现,在去年“924行情”之前,A股的确位于低点,并且已经盘整了较长的时间。因此,当增量政策出现,市场热情被点燃,走出了短暂而快速的上涨行情。

再看回这波行情,可以追溯到今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李楠认为,2025年4月以来,美国反复多变的关税政策,不仅对既有的世界贸易规则造成了极大破坏,使得全球的经济政治不确定性急剧增加,而且对美国既有的市场规则和实体经济伤害巨大,也使得世界投资者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失去信心。

从美国市场流出的长期资金需要找到相对稳定且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而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全面的产业链、最大的市场和最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下,最具经济韧性的国家;2023年以来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营商环境和金融市场有效性的举措,自然会吸引长期资金进入。

“这是今年4月初以来,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不过,李楠表示,简单通过对历史情况的“技术分析”来推测未来,在金融市场无疑是刻舟求剑。股票价格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市场所有参与者的决策决定的,而理解股票价格的变化需要专业的能力,无法简单地从历史数据或者所谓的技术指标判断。

而对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情绪,可能才是决定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牛市”。“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没有一个学者能够准确预测出在什么时间点,哪只股票会涨,哪只股票会跌。”李楠表示,普通投资者更有可能是“追涨杀跌”,而这样的行为偏差往往会带来损失而不是收益。

因此李楠建议,比起关注这波行情究竟是“快牛”还是“慢牛”,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可投资的资金、投资期限和可承受的风险,在策略上以分散风险获得投资理财的“最优解”。

文章载自  2025年8月28日解放日报02版要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