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解放日报】从“建框架”到“强功能”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解放日报】从“建框架”到“强功能”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2024/02/27

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在科技金融、可持续金融、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发力,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制度供给水平。

当前,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走到了从“建框架”到“强功能”、从“量”到“质”的关键阶段,有必要从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出发补短板、探新路、试制度,携手做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篇大文章,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个中心”联动发展

当前,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仍面临科创实力弱、系统集成弱、发展纵深不足、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与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成效标准仍有差距。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融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丰富价值挖掘机制以及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上,最终形成“科技—金融—产业”高水平循环。

新形势下,上海应努力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契合金融机构诉求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拿出务实的措施鼓励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孵化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

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金融基础设施开放程度和能级还有待提升,个别联动配套设施仍不完善。比如,与离岸转手买卖、跨境电子商务等国际贸易新业态相匹配的跨境结算、支付、保险、投融资等方面有待完善,限制了贸易能级优化提升。

新形势下,应积极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通过金融集聚和制度型开放提高贸易总部集聚度,通过离岸在岸金融的协调发展、跨境一站式金融服务以及跨境金融平台和贸易平台互动,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的配置能力,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在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联动方面,虽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上海航运保险及高端航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仍显不足,如复杂航运保险产品(红海的战争险)定价权受制于伦敦市场,远洋保赔险多由国际保赔协会集团等垄断,涉外合同诉讼地也往往选择伦敦、新加坡等。

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补齐高端航运服务业短板,帮助中国航运业深度参与国际航运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提高国际航运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

在与国际经济中心的联动方面,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撑作用体现在服务经济结构升级、提高发展质量上。

新形势下,上海应通过便利化融资、风险对冲等方式更合理地配置市场资源,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突破口,突出重点领域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体系,提升经济能级。

发力三个重点领域

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在科技金融、可持续金融、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发力,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制度供给水平。

第一,做好科技金融,加大服务科创的体制机制探索。

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但也具有技术的复杂性、市场的不可预见性,是典型的高风险经济行为。科技金融通过金融手段和市场化方式为科技创新解决融资难题并分散风险,助力实现科技创新的长期突破、新质生产力的持续爆发。下一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科技信贷体系。

截至2023年,上海科技企业间接融资余额为8502.83亿元,同比增长56.1%,表现出规模大、增速快、利率低等特征。新形势下,应持续扩大科技信贷覆盖面,实现科技信贷全流程动态管理,扩大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产品覆盖面,持续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

二是调动国有资本投资积极性。

目前,上海打造了上海国盛、上海国际、上海科创、上海国投、联合投资等国有资本投资平台。2022年,平台资产合计6027亿元,同比增长4.6%,在科创投资、产业培育中发挥着带头引领作用。新形势下,应根据“创投引导”和“产业投资”两个方向进行科学部署、厘清功能界限,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机制,进一步调动国有资本的积极性。

三是大力推动政府引导投资。

截至2022年,上海地区政府引导基金共录得21只(市级8只、区级13只)。新形势下,应探索将政府用于支持科创发展的预算安排更多以设立基金的方式进入市场,有序扩大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第二,做好可持续金融,持续提升金融供给质量效能。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都是可持续金融,是携手做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抓手。

上海是国内碳市场、碳金融领域的先行者,是探索可持续金融标准的重要阵地。但与发达市场相比,上海绿色金融发展仍然有差距。参考2023年10月发布的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GFI)报告,上海的全球绿色金融指数虽然在国内排名第一,但仅列全球第20位,在亚洲地区也仅列第5位。

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金融资源充分、流动性强的碳交易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增强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力。可设立绿色转型投融资平台,丰富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下的债券,提高中国标准的国际认可度。

上海是国内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下一步,应依托本地金融机构优势,打造养老金融新高地。比如,完善养老金融场景和生态建设,率先开展以个人养老金为重点的业务创新和试点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探索商业健康保险新品种;拓展养老金投资组合的海外投资渠道,鼓励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参与养老基金市场。

在普惠金融方面,上海可借助数字技术优势,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等为重要方向,切实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

第三,做好数字金融,深化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上海是数字金融生态圈的重要节点。下一步,可鼓励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开展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担保、保险以及数据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服务;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鼓励市场主体开展数据交易,促进数据流动;完善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研究制定重要金融数据目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数据跨境流动。

加强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应聚焦境内外制度衔接、提升跨境投融资服务能力、辐射长三角地区、完善金融专业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一,发挥金融改革试验田作用,探索更高层次的制度型开放。

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的主要抓手。在推动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落地的过程中,可依托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率先开展压力测试。

同时,依托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的优势,逐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探索“本币跨境支付”资本项目兑换模式,降低资本外流风险;持续推动贸易结算便利化安排,将便利化措施逐步拓展至全市范围。

第二,加大离岸市场和跨境业务创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保障。

上海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导向不在于一味提高交易量和活跃度,而在于架起连接的桥梁,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投融资结构。

新形势下,可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形成更紧密的业务联动,进一步丰富离岸人民币资产类型、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境外投融资和风险管理以及境外投资者的持有和投资需求。

第三,以产融结合和供应链金融为抓手,提升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可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优势和科创需求出发,基于头部企业和金融服务优势,以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等为抓手,破解供应链金融的痛点、堵点,如信用穿透难度大、融资难、融资贵以及链上参与方系统相互割裂,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难以合一等问题。

第四,完善金融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专业服务体系。

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指标,是跨国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业务布局的重要考量。相较于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上海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咨询机构、评级机构的数量以及服务的深度、质量、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显示,上海在银行业、投资管理和保险业等方面均居世界前五,但在专业服务领域排在全球第10位,不仅低于其他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低于上海同期的国际金融中心世界排名。

新形势下,应基于市场导向统筹提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咨询机构、评级机构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服务质量和跨境服务能力,为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支撑。

文章载自 解放日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