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新华财经】国内企业发行海外存托凭证态度积极 高增长企业仍有望海外获高估值

【新华财经】国内企业发行海外存托凭证态度积极 高增长企业仍有望海外获高估值

2022/05/05

自3月份沪深交易所发布《与境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上市交易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已有月余,行业人士表示,国内企业对《办法》反应积极,除6家已宣布将赴瑞士交易所发行GDR的企业之外,国内还有不少企业都在准备中;从类型来看,制造类企业最为积极。此外,行业人士表示,虽然当前瑞士和法兰克福交易所平均企业估值水平不算高,但各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是一致,高增长国内企业海外仍有望获高估值。

推广延伸沪伦通制度 《办法》颁布月余市场反应积极

2022月3月25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与境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上市交易暂行办法》等多项细则,对境内企业海外发行存托凭证的上市要求和交易细则进行明确。

《办法》是对沪伦通制度的进一步修订拓宽,进一步明确上市要求及交易细则,推动 CDR 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包括拓宽存托凭证适用范围,境内方面,将深交所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纳入,境外则将上市市场从伦交所拓展到瑞士、德国等欧洲主要市场;支持融资型CDR,允许境外发行人融资;完善监管支持,允许上市企业在不影响信息披露完整性的前提下,按照境外市场原有格式编制定期报告。

《办法》发布已有月余,市场反应如何?

瑞银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朱正芹表示,《办法》发布以来市场反馈积极。“已经有6家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布消息将要在瑞士交易所发行存托凭证。此外,我们了解到国内还有不少企业都在积极准备。”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已有锂电上市企业科达制造、国轩高科、杉杉股份接连宣布赴瑞士挂牌上市的计划。杉杉股份、国轩高科在公告中表示,此次GDR发行上市是为响应国内资本市场政策号召,深化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借助境外资本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此外,中国机械龙头三一重工、乐普医疗,以及新材料企业方大炭素三家公司也宣布了赴瑞士上市的计划。

哪些企业更有动力走出去?朱正芹介绍,本身在欧洲有业务,或是想要拓展国际化业务的国内企业表现更为积极。通过在国外发行存托凭证,这些企业可在欧洲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并通过融资加快国际化。

从企业类型来看,首先“走出去”发行存托凭证的国内企业主要是制造类企业,消费类和科技类企业数量较少。对此,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表示,不少国内重型机械企业在海外业务广泛,GDR的发行对企业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有积极意义。此外,朱正芹称,制造业企业积极出海发行存托凭证的部分原因还在于“瑞士、德国属于传统的高端制造和先进技术强国,这对于国内制造业企业来说是非常理想存托凭证发行市场。相信未来出海发行存托凭证的国内企业类型将更加多元。”

“随着《办法》发布,中国与海外的互联互通不断扩大,我们可谓是从‘沪伦通’走向了如今的‘中欧通’。互联互通能够为优质A股上市公司提供非常好的触达国际的资本机会,并获得资金支持来取得业务的发展;海外上市公司也真正能从中国市场融资使得有更多的动力来到中国发行 CDR;合格投资者门槛的降低也将使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强。”严弘说。

国内企业发行GDR或需经历市场教育阶段以提高估值   

企业“走出去”海外发行存托凭证的估值水平如何?对此,朱正芹坦言当前瑞士和法兰克福交易所平均企业估值水平不算高。

但朱正芹也补充强调称:“估值水平不能简单看估值倍数还要结合企业的未来增长和盈利前景,各个市场的估值逻辑是一致的。美国纳斯达克聚集了很多高速增的创新科技企业,估值倍数也会相应较高。欧洲市场上市企业多数相对成熟,现金流也比较稳定,创新模式、高增长类企业数量不多。”

关于估值提升,朱正芹表示,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发行存托凭证,将存在一段市场教育的时期,使欧洲本土资金更加理解中国企业的增长前景和较高的估值水平。“包括发行人、投行在内,都需要做更多的沟通工作。但有利的一点在于,过去已有不少欧洲基金积极参与了美股和港股的市场发行,并愿意支付较高的估值水平。”

此外,如何看待海外企业“走进来”在国内发行CDR的积极性?

“对于在中国拥有较大体量业务,或者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企业来说,能够在中国市场发行存托凭证同样很有吸引力,这对于他们提升在中国消费群体中的品牌知名度有重要意义,尤其是A股的估值水平和流动性都不错。”朱正芹说。

同时,朱正芹也表示,鉴于国内外公司法体系的不同,当前外资企业对在中国发行CDR仍让比较谨慎,“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相应业务”。

严宏也表示称,“与国内企业出海相比,预计海外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CDR的速度会慢一些,这与当前A股的上市制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相信两三年内,我们能够看到一些知名跨国企业发行CDR的举措,尤其是在中国有较大业务量和庞大生产加工基地的企业。”


文章载于新华财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