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新华财经】债券“南向通”正式上线 “资产池”扩容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新华财经】债券“南向通”正式上线 “资产池”扩容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2021/09/24

债券“南向通”于9月24日起顺利上线。据央行官网消息,“南向通”首个交易日,共有40余家内地机构投资者与11家香港做市商达成了150余笔债券交易,成交金额约合人民币40亿元,涵盖了香港市场的主要债券品种。

分析人士指出,机遇和风险向来都是一体两面,对于境内的金融机构来说,面对更大的资产池,以及开放经济的竞争和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只有积极修炼好“内功”,才能与国际巨头们展开正面竞争。

“南向通”如期上线

可以看到,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渣打中国”)作为首批获准参与“南向通”的内地金融机构,分别通过托管模式和互联互通模式,参与了“南向通”的首日多币种交易,并开展了渣打中国首笔“南向通”项下外汇资金兑换业务。

“花旗非常振奋作为首批‘南向通’境内投资者在上线首日成功完成交易。”花旗中国副行长兼金融市场和证券服务部主管杨骥说。

此外,据记者了解,交通银行总行作为首批投资者与4家境外做市商达成9笔交易,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作为首批“南向通”做市商与16家境内投资者达成20笔交易,交易涵盖了人民币、港元、美元等多个币种,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央票、香港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资美元债等各个品种。

毋庸置疑,债券“南向通”的推出宣示了我国继续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坚定决心,这对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促进境内外本外币资金双向流通、维护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具有突出的信号效应和显著的助推作用。

在境内外投资者的共同参与下,香港债券市场有望获得更多的流动性,且伴随规模的扩容,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有望进一步得到发挥。

机遇、挑战并存

当然,对于国内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来说,“南向通”开启,不仅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南向通’确实带有试点和破冰的意义。”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坦言,“当前,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国际债券市场的价格变化因素、决定机制等,与国内市场的差别很大。也就是说,国际市场还有待我们进一步了解与熟悉。”

“就投资者而言,尽管‘南向通’拓展了其参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渠道,丰富了标的选择的范围,但这也对投资者参与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即能否把境外投资机会转化为投资收益或者降低投资组合风险。”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李峰向记者表示,“而对商业银行来说,‘南向通’虽在交易做市、跨境托管、资金清算结算、货币兑换等方面带来了业务发展的新机遇,可其在相关领域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各商业银行内部的合规内控、跨区域协作、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南向通’更多展示了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姿态,就境内的金融机构来说,其对海外投资的需求会随着‘南向通’的开启迅速上升。而未来面对更大的‘债券池’和新的资产类别,究竟应该甄选什么样的债券产品?这对各个机构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也给出了相似的看法,“只有进行更多的投研付出和资源倾斜,才能把握住机遇,突出重围。毕竟,境外产品的投资研究方法和国内不太一样,后续各机构的资源投放核心应该聚焦于投研能力的提升上。”

除了上述挑战之外,“海外完全市场化的利率以及高风险品种(‘垃圾债’)的甄别亦对境内机构的定价及风险识别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李峰补充说,“境外债券违约后,境内机构是否有法律处理能力也是后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双向开放的持续深化,国内的金融机构未来将在各个层面与国际巨头们展开正面竞争。

“这也是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或者说走向世界的必然环节。”李峰直言,“个人对于国内的金融机构充满信心,后续中资机构必然会加大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的力度。”

交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向通’的顺利落地将同时带来‘市场机遇’和‘客户机遇’。一方面可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丰富投资策略,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可发挥交通银行全球布局和综合经营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该负责人称,交通银行将抓住“南向通”业务带来的发展契机,把综合化、国际化的经营实践融入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提高债券资产多元化配置能力、客户财富管理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和服务。不仅如此,也将进一步服务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发展,打造“大财富—大资管—大投行”全链条一体化经营体系,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浦发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宏立并称:“浦发银行将抓住‘南向通’推出的机遇,扎实推进集团化、国际化发展,动态优化境内外资产布局,提升收益水平。”


文章载于新华财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