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家团队 >> 教授见解 >> 【新华社】影响力投资英文教学案例:中国首发

【新华社】影响力投资英文教学案例:中国首发

2020/09/25

“Century Galaxy Group: The price of compassion”(世纪长河集团:情怀的代价)于9月18日首发,进入哈佛商学院联合案例库。这篇英文教学案例使得国内企业首度以影响力投资为主题,出现在国际案例库中。

案例由本人及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梁昊教授所开发,以北京世纪长河集团董事长郭美玲为案例中的决策者,以宜生健康的增资案为决策情境,深入探讨影响力投资的核心议题,诸如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互动、影响力度量和管理的推进、财务回报和社会回报之间的关系等。

世纪长河为医疗健康行业的盈利集团,有产业及投资两大运营体系,通过组织内部的投资部门来完善业务链。宜生健康是一家以强化残疾人福利为宗旨的营利组织,由宜生到家及宜生无忧两间O2O平台组成,郭董于2016年首度投资,而本案解析的这次是二度融资。

Century Galaxy Group: The Price of Compassion


来源:哈佛商学院联合案例库首发公布(领英网络)

郭董本人富含社会情怀,很快即被近年兴起的社会效益投资所吸引,盼能把情怀融入医疗事业。在她主导下,集团重新诠释了“自然大健康”,做了几项同时追求财务回报与社会回报的双底线投资,而宜生健康即为其一。不过,影响力投资在国内才起步几年,有志实践者仍在筚路蓝缕中奋力前行。那么,世纪长河集团在影响力投资的生态里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它如何能融合影响力投资与医疗事业?如何能把影响力投资与集团所参与的慈善活动予以区隔?如何能把影响力投资实践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本案以宜生健康增资案作为决策驱动点,凸显其中的两难,以符合案例教学所需的场景铺陈、情境设计、双向互动等条件,而达到启迪智慧的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及案例开发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崛起于1920年代,先在法学院使用,后在商学院流行,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近年也为国内商学院所延用。

案例通常有一个强制性决策点,由身为案例主角的决策者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让他们置身决策者立场而做出选择。强制性决策点通常由一个两难来反映,凸显决策者处于高难度情境,而须在至少两种无法兼容的选择下做出决定。

案例教学是一种高度互动的教学法,学生在课前须先研读案例,对案例公司的行业、特质、发展及决策情境有所理解,临场才能参与讨论。有别于其他教学法,案例教学的独特处在于,教师必须引导讨论,但要尽量从决策情境中退出,避免影响学生,更不能表示自身立场。反之,教师应让学生针对两难情境做出决定、说明理由,并为个人选择辩护。

这类教学所需的案例,通常由教授及专业的案例作家所开发,有时为了让学生学习,也会请他们当研究助理,帮助收集材料。案例材料由两部分形成,一是案例本身,另一是教学手册。教学手册仅供教师使用,案例库对其严格控管,只有在确认教师身份后才会提供。

教学手册由开发案例的教授所编写,目的在于引导其他教师如何教这个案例。否则,除了开发者以外,他人未必会教。手册通常会纳入案例定位、适用课程、学习目标及讨论议题,另加上教学时间配置。典型的案例教学以120分钟为准,内容包括破题、概念导入、案例公司介绍、问题解析及结语等,各部分的时间配置会依其重要性而不同。一般而言,占时最久的部分是问题解析,大约50分钟;因为案例目的就在于讨论,而讨论会围绕着教学手册中预拟的三到五个问题展开,最后聚焦于案例所凸显的两难。占时次久的部分是概念导入和案例公司介绍,通常分别占时25分钟。至于破题和结语,它们是前菜和甜点,能让案例教学流程更流畅,但与主菜相比,显然有主从之分。

开发案例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除了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的学术基础之外,还需要让案例公司认同案例教学的教育主旨,愿意提供必要信息和协助实地访谈,才能开发出成功案例。案例有真实和虚构两种,前者会以公司实名撰写,而后者则不必。不过,所谓”真实”是指案例公司及情境的真实性,并不代表案例中所有人名、数字的真实性,而案例作者通常会依行规要求,基于保护公司机密的理由而刻意隐藏或改动某些可辨识资讯。

案例纯属教学用途,而不是宣传材料,故案例首页会依规表示:作者并不影射案例公司在管理效能上的高低。不过,能成为案例的公司,常是行业先行者,因而具有某种启发意义。

重要的是,无论案例公司实际表现如何,案例作者都须以中立的、分析的视角来撰写案例,最终才能通过案例库的同行评审而被收入其中。如同学术论文的同行评审制度,哈佛商学院联合案例库也有类似流程,目的就在于维持案例质量,并让作者依评审建议而优化案例。

影响力投资案例的重点何在?

本案是国内企业第一个冠上影响力投资的英文教学案例,当然影响力投资就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力投资的英文由impact和investing两个字组成,用以形容一种可以产生社会影响力的投资方式。因此,影响力投资除了关切传统投资里的风险与回报两大核心问题外,还纳入了与impact相关的问题,譬如影响力的度量和管理、投资人对社会回报的要求、社会回报和财务回报之间的关系等。换言之,影响力投资案例主要凸显的,是impact对传统投资带来的改变。

在实践上,影响力投资在一级市场以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 VC)的方式,由社会效益导向的金融中介通过”募、投、管、退”四个阶段,来进行影响力风险资本(impact VC)的投资,而标的常是能为紧迫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在此,”募”是资金募集,”投”是标的挑选、尽职调查及合同签署等投资流程,“管“是投后管理,“退“是变现退场。

不过,传统VC以财务回报为主要考虑,其投资流程里的各阶段并不纳入社会影响力的因素。反之,影响力VC以财务和社会两种回报为考虑,造成其”募、投、管、退”有别于传统VC。

更具体地,在募资方面,有别于传统VC之向单底线投资人募资,影响力VC向双底线投资人募资,包括社区发展基金、公益基金会、家族办公室等。在投资标的方面,有别于传统VC之投资于高科技、生物医学等主流行业,影响力VC通常投资于弱势人口特别需要的一些非主流行业,像是穷人使用的卫生设备和教育软体。在投后管理方面,影响力VC除了会像传统VC一样地协助被投资方拟订战略规划、优化管理团队外,还须协助落实影响力的度量与管理,以反映这类投资所衍生的独特问题,譬如财务回报和社会影响力之间的互抵性。在变现退场方面,影响力VC会比传统VC面临更大的障碍,规划时间更久,考虑层面更广,甚至还有不能变现之虞。

影响力投资崛起至今,已十年有余,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它能将impact和investing两种理念予以融合,故可视度甚高,更被列为ESG投资的七种策略之一。迄今为止,哈佛商学院联合案例库所纳入的影响力投资案例,已有几百个之多。

那么,这些案例到底以谁为主角?以什么为内容?围绕着什么决策点展开?涉及那些问题?针对于此,我们可以从这几百个案例归纳出几点。

首先,案例公司通常是影响力VC,譬如英国的Bridges Asset Management、美国的Acumen Fund、巴西的Vox Capital,而案例主角则是这些案例公司的高管,或其创始人。

其次,案例内容通常关乎影响力VC的”募、投、管、退”四个阶段,特别是它们有别于传统VC之处,诸如向那些双底线投资人募资,如何选择能产生社会影响力之投资标的等。

第三,案例决策点通常是影响力投资里的两难情境。例如,当决策者面对两个投资项目,各项目之社会回报和财务回报的组合不同时,他应如何选择?又如,当决策者处于二次投资情境,面对单独增资、共同投资和出场了结等选择,各选项都涉及两种回报因素时,他应如何选择?

第四,案例所涉问题都关乎影响力投资的核心特质,其中以影响力度量和管理、两种回报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特别是,传统投资并没有影响力度量和管理,而影响力投资在这方面的发展又亟需创新,因此很多案例以此为讨论重点,譬如Rise Fund案例所针对的影响力货币化问题,Root Capital案例所针对的影响力外加性问题,Acumen Fund所针对的精简数据问题等。

国内为什么欠缺影响力投资的教学案例?

影响力投资的理念于六、七年前引入国内,其后有几家推动组织成立,举办了培训活动、论坛与峰会,但参与者以慈善界人士为主,而与投资界关系不大。国内台面上也出现了影响力投资的领头人士,宣称中国是世界上的影响力投资大国、要开发教学案例散布全球,作为仿效的楷模。然而,迄今为止,这种宣称仍在重复,但距离现实相当遥远。

特别是,国际知名的教学案例库里,一直欠缺国内的影响力投资案例,以致高校教师在相关课程上只能使用欧美案例。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呢?依本人分析,原因大概有四。

01

是涉入机构的真实性问题。国内宣称实践影响力投资的机构很多,但其真实性令人质疑,特别是在影响力度量和管理方面,绝大部分的组织都没法拿出有力的数据。如前所言,影响力投资必须融合impact和investing两方面,当某一实践者只能提出investing的数据(例如财务回报),但却拿不出impact的数据时,则其实践的不是影响力投资,也没法成为案例公司。

02

和行业组织的误解有关。国内是有一些以影响力投资为名的组织,但其成员以社会企业为主,而欠缺影响力投资的骨干――影响力VC。无论社会企业对人类有多少贡献,但它们并非展开impact VC之投资流程的主动者,因而也不能成为影响力投资的案例公司。更具体地,低价家庭式太阳能设备厂商d.light(光悦科技)、低价移动卫生设备厂商Sanergy(生能洁)等社会企业的案例,通常用在创业精神、战略管理等课程,而非影响力投资课程。倘使行业组织宣称社会企业案例是影响力投资课程的主轴,那是张冠李戴,反映了对这类投资的认识不足。

03

和案例开发者有关。开发者通常是专门研究影响力投资的教授,否则无法理解这类案例的讨论重点,也没法编写教学手册。迄今为止,国内投入影响力投资的学者非常有限,而人才欠缺形成了开发案例的瓶颈。当然,国内有记者和志工开发过一些影响力投资案例,但其信息来源及方法学都难称严谨,不具备理念基础、场景铺陈、决策思考和问题解析等要素,因而达不到教学案例的标准。

04

和案例公司的心态有关。如前所言,教学案例以教学为目的,有一定的撰写框架和内容要求,立场必须中立客观,最后才能通过案例库的审核。当然,能被开发的案例,其案例公司本身必定有相当的正面价值;最终能进入国际知名案例库的案例,其案例公司的可视度必定会随之提高。但是,教学案例绝非宣传品,不可能由案例公司以渲染方式撰写后要求教授背书,而就算有这种案例,最终将难以通过审核,也难以被教学目的严正的教师使用。因此,当一家公司愿意被开发成案例时,应该对相关标准及流程有所理解,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之。

本文藉由国内首篇影响力投资的英文教学案例,说明了开发相关案例的先决条件、市场现况,以及发展阻碍。本文结束前,身为案例作者,我特别向世纪长河集团的郭美玲董事长致敬。郭董是成功的企业家及创业者寻求天使资金的对象,先前未必理解教学案例的开发,但在我说明了流程及立场后,郭董除了给予必要的协助外,全然放手让我完成工作。正是郭董的宽厚和尊重,才能让国内有了第一只进入哈佛商学院联合案例库的影响力投资案例,期盼这只案例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相关案例的开发,最终能和国际的影响力投资行业并驾其驱。


文章载于新华社